适老版
首页 > 政务资讯 > 详情页

李刚:退休不退岗,调解显担当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06日

分享:

  2021年,北京市司法局与首都精神文明办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北京榜样·最美法律服务人”主题宣传活动,其中10名同志被授予第一届“北京榜样·最美法律服务人”标兵称号,前期予以宣传报道。还有20名同志被授予第一届“北京榜样·最美法律服务人”称号。

  

  李刚,房山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主任。

  66岁的李刚从检察院退休后,来到房山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中心成立于2017年,是北京市第一所多元调解中心,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李刚带领大家“摸着石头过河”,认真钻研多元调解的方式方法。2017年7月,中心与房山区人民法院共同创立了人民调解协议一站式司法确认的工作机制,被多家媒体称为枫桥经验“北京升级版”。

  2017年12月29日,房山区司法局人民调解协会党支部正式成立,李刚任党支部书记。在调解工作中,他明确了“五必须”的原则,即:信访案件的调解,党员必须参加;农民工案件的调解,党员必须参加;涉及当事人5人以上案件的调解,党员必须参加;涉案金额50万元以上案件的调解,党员必须参加;影响面大的纠纷案件的调解,党员必须参加。

  

  李刚多次与法制办、信访办、综治办、妇联、法院等部门召开对接会议进行会商,商讨多方联动的可能性、可行性。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调解中心与区信访办、区法院、区市场监管局、区妇联及各乡镇政府成功进行案件对接。自调解中心成立以来,共调解纠纷一万余件,接待当事人2万余人,涉及金额达100余亿元,没有发生一起信访、举报投诉、回调案件,当事人满意率100%。

  

  2017年7月,李刚接到信访办的电话,是一件10名农民工讨薪案,转交中心进行调解。孙某等10人来到调解中心时,情绪十分激动,一直嚷嚷着“今天必须要把钱拿到”。经过李刚多次安抚之后,他们才开始讲述矛盾产生的经过。

  原来,孙某等10人与马某是同乡,年初从老家跟随马某到他北京的建筑工地打工。由于大家都是同乡且法律意识淡薄,孙某等10人并未与马某签署劳务合同,只口头约定工资按日结。然而,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除了支付日常生活费用,剩下的170052元工资一直没有付清。孙某等人多次讨要,马某总借口房主未结账所以无法支付工资。因不能提供相关证据,法院也无法立案。

  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李刚电话联系马某,得到的也是推托之词。李刚多次告知马某,即便没有劳务合同约束,也必须支付工人工资,马某这才承认拖欠工资。经过多次协调,马某在调解中心写下支付计划,其中包括支付时间、支付数额等。李刚与孙某等人讲明调解之前先行确认证据,马某写下的欠条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中心也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催要工资,且在法院民事裁定书确认之后有法律执行力,工人这才安心接受这个分期计划。

  

  这件讨薪案自信访办转接过来时,并无任何证据,李刚带领各位调解员仔细研究案件解决的可能性,最终在调解过程中,实现“零证据调解”。虽年逾花甲,李刚仍满腔热忱,努力创新房山区人民调解工作、发展枫桥经验的房山模式,他还被中国政法大学特聘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导师。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司法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