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首页 > 政务资讯 > 详情页

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刘丽丽—一个微表情就知罪犯有情况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29日

分享:

  “我们这里是监管区里的深水区。”北京市女子监狱七监区监区长刘丽丽的一句话,高度概括了这个老病残监区的监管改造难度。

  100多名罪犯,诈骗犯、暴力和涉毒罪犯比比皆是,65岁以上的占了三分之一,70多人长期服药,20多个患有癌症,2个瘫痪在床……这就是刘丽丽每天所面对的改造群体。

  

  罪犯普遍岁数大,且自身疾病较重,虽然监狱日常都会定期巡诊,对症用药,但仍然难以避免出现紧急状况。在七监区,突发疾病就是威胁监管安全和罪犯生命健康的最大隐患。

  “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就像通了电一样……”这是67岁的罪犯陈某癫痫发作的样子。刚来到七监区时,陈某经常会突然晕倒、抽搐,血压也很不稳定。

  陈某的病不知道什么时候发作,万一摔倒磕碰受伤,后果更不堪设想。刘丽丽想,如果能找到发病的前兆就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意外发生。可陈某仔细回想,只含糊地说:“不得劲,怎么不得劲也说不好。”

  刘丽丽通过日常监控以及发药、点名等各个环节,暗中观察陈某。那种连她本人也琢磨不透的“不得劲”终于被刘丽丽发现了规律:陈某每次发病前,眼神都有些涣散呆滞。

  一天,刘丽丽正给罪犯发药。陈某走到她面前时眼皮下垂,目光有些呆滞。“这是要发病啊!”刘丽丽马上反应过来,赶紧叮嘱监区民警密切关注陈某的一举一动。没过一会儿,陈某的癫痫病果然发作了,身旁的民警立即施救,将她及时送医。

  

  当监区长三年来,刘丽丽总结出了针对病犯 “微表情、微动作、微情绪、微状态”的“四微”工作法,通过日常细微观察,预先防范,及时处置。

  “发现罪犯发病的端倪,要靠平时对他们用心细致地观察,熟悉他们情绪低落是什么样,紧张焦虑是什么样,发病前有什么反常。”刘丽丽说,这种感觉很难用语言表达。说到底,就是时刻紧绷的责任心。

  由于长时间生病,又失去自由,病犯的思想和心理都或多或少有些问题。

  “对这些罪犯一方面要通过丰富的学习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和引进特色改造项目等方法进行科学改造,另一方面还要因人施教,给他们以希望。”刘丽丽说。

  在对陈某的癫痫病进行分析时,刘丽丽发现,陈某性格偏执,小心眼儿,女儿不来探视、生活费存晚了都能让她紧张焦躁,甚至引发疾病。

  对于这样的病犯,既要严格执法,也要关心疏导。刘丽丽一方面积极联系陈某的女儿,修复母女关系,希望她多关心母亲;另一方面耐心开导陈某,告诉她女儿生活的不易,教会她换位思考体谅他人。

  

  当知道陈某喜欢古诗词后,刘丽丽鼓励她每天安排固定时间研读学习,定期汇报学习内容,还和她约定每个月最少进行一次诵读交流。一有闲暇时间,刘丽丽也恶补知识,就为了能用古诗词中的人生哲理教育引导陈某。

  慢慢的,陈某变了,她认真感受自己的病症,一旦有不舒服的感觉就立即报告,不让自己成为监管安全的隐患。用学习转移注意力之后,陈某也很少胡思乱想了,心胸也开阔了。以前爱耍小性,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她,开始帮别人排解烦恼,劝别人理解家人……

  今年2月,陈某特意让哥哥给监区送来一面锦旗,感谢民警对她尽力的挽救。

  刘丽丽说:“罪犯也是人,从人性的角度,每个人都有被关爱的需要,我们的管理要有制度也有温度,只有法德并举,才能使罪犯改造成为合格的守法公民。”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司法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