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首页 > 政务资讯 > 详情页

领军型人才王旭:精进求索 引领首都法医学鉴定技术发展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3日

分享:

  近日,京司观澜开设“领军型人才”专栏,逐期讲述他们深耕专业领域、助力行业发展、高质量服务民生的生动实践。今天,让我们来认识王旭。

1_调整大小

  王旭,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所长、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副会长、司法部司法鉴定专家库专家,先后荣获“北京市先进司法鉴定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等称号,入选国家级法治人才库及全国司法鉴定行业专家库。从事司法鉴定工作30年,办理各类鉴定案件1万余件,用良知、责任和学识捍卫司法公正。

  制定鉴定标准  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长期以来,因不同类型的人身伤害案件在事实和适用法律上的不同,适用的鉴定标准也不尽相同,导致法医临床学鉴定工作在鉴定适用标准不一。王旭积极申报行业标准,为首都地区赔偿案件的鉴定事项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2_调整大小

  2009年,为统一规范首都医疗过失司法鉴定工作程序,王旭主笔起草了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关于办理医疗过失司法鉴定案件的若干意见》,使得北京市医疗过失司法鉴定工作整体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从业至今,王旭牵头起草人,已研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人身损害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评定准则》(GA/T1193-2014)、《法医学 视觉电生理检査规范》(GA/T 1967-2021)等标准4项,起草《司法鉴定机构 法庭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程》团体标准1项,参与标准起草10部,为确立首都的行业引领地位作出突出贡献。

  强化科学研究  提升司法鉴定技术

  科学研究、技术提升是司法鉴定专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王旭多年来高度重视科研,坚持钻研技术,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由她牵头组建的法庭科学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每年完成的科研成果都居业内前列。

3_调整大小

  多年来,王旭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的身份共发表学术论文100篇,参编书籍20余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十二五”科技攻关子课题等纵向、横向课题20项。技术领域覆盖神经电生理学、肢体功能评定、视觉功能评定、法医影像学等多个法医临床学领域,并获4项软著技术

  王旭在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伤残程度评定以及医疗损害鉴定方面,著有独著《人身损害赔偿中的伤残标准研究》《医疗过失技术鉴定研究》《医疗损害鉴定与技术标准研究》,参编鉴定指南,有很好的影响力;她在专家证人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司法鉴定合规管理与标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证据分析等医学、法律、质控与管理等交叉领域,也有很好的学术成果;她带领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在全国高校系统第一个获批能力验证提供者(PTP)资质,并荣获“国家级司法鉴定标准化试点单位”称号,彰显了首都鉴定机构的能力与水平。

4_调整大小

  近年来,王旭参与的案件《李某眼部损伤的重新鉴定和诈伤鉴别》,其主办的案件《对早产儿吸氧后发生双眼视网膜病变所涉医疗过错及原因力大小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分别于2020年及2023年获评“司法部司法鉴定指导性案例”。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司法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