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6月09日
近日,北京市第二届行政复议岗位技能比武产生了5位 “行政复议办案标兵”、5位 “行政复议办案能手”,将分期为大家介绍这10位行政复议人,如何以专业、严谨的工作态度诠释新时代首都行政复议人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担当。
杨英杰
“行政复议办案标兵”
杨英杰,石景山区司法局行政复议应诉科主任科员。从庄严肃穆的法院审判庭到化解行政争议的复议一线,杨英杰完成了一次专业与情怀的华丽转身。她将法院工作中积累的司法智慧融入行政复议实践,用严谨的法律思维、温情的法律服务,在新的岗位上续写法治荣光。
跨界转型 以专业筑牢复议根基
从审判人员到行政复议工作人员,杨英杰变化的是“位置”和“角色”,不变的是心中对法律的热爱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她将法院工作中积累的证据审查、法律适用经验融入复议工作,因地制宜,活学活用,面对纷繁复杂的行政复议案件,始终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习惯,不放过每一个案件细节,抽丝剥茧,找寻症结所在。
在办理某公司不服某区生态环境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复议案件中,因案件涉及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专业性、技术性较强,为有效化解涉企行政争议,杨英杰针对双方争议焦点组织召开听证会。听证会上,她充分听取双方的观点和理由,通过严谨细致的调查和询问,一步步厘清了案件关键事实。杨英杰认为存在实质性化解的可能,积极开展调解工作,一方面耐心向企业解释相关法律法规,详细阐述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决定的依据和程序,另一方面听取企业的合理诉求和意见。通过多次沟通和协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复议机关出具调解书,案件得以化解。
某公司为石景山区司法局送来锦旗
案件的成功调解不仅极大减轻了涉案企业的负担,更避免了漫长的诉讼过程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和时间成本。结案后,该公司送来一面锦旗,这不仅是对杨英杰工作的肯定,更是对行政复议公正和高效的信赖。
心系群众 以温情传递法治温度
“群众利益无小事,要让每一个当事人感受到法律的温暖。”这是杨英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接待申请人时,杨英杰总是热情周到,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和心声,对于文化程度较低、表达困难的群众,她会耐心引导,确保申请人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在办理一起行政处罚决定的复议案件时,申请人是一位外卖骑手,平时经常把外卖袋子挂在电动车上,本次因外卖不小心挡住电动车牌被处罚而申请行政复议。考虑到申请人的实际情况,杨英杰一边向申请人耐心了解具体诉求和具体情况、释法说理,一边与交通部门沟通协调,最终双方达成和解,申请人撤回了行政复议申请。
此外,杨英杰还多次参加“复议服务进社区”等活动,针对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向社区居民进行宣讲,为群众送法上门。
锐意进取 以初心砥砺前行
杨英杰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力求把每一个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的铁案。从事行政复议工作以来,杨英杰累计办理行政复议案件662件,推动案件在案前阶段调解379件,调解成功率在57%,切实做到了“案结事了”,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和信任。
杨英杰经常和年轻同事说,法律工作不怕较真,怕的是不认真。她用专业与坚守诠释着法律人的责任与担当,她的故事,是新时代法治工作者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写照。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司法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