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首页 > 政务公开 > 详情页

北京市司法局2022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05日

分享: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之年,也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关键之年。首都司法行政工作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司法部各项决策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市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以服务保障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线,着力在统筹全面依法治市、提升立法质效、提高执法司法水平、加快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打造过硬队伍上下功夫,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北京和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做出更大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绝对领导,在打造过硬司法行政队伍上持续发力

  1.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判断、重要部署,深刻认识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点,制定实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持续深入开展政治轮训。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做到精准发力、持续用力、狠抓落实。持续巩固拓展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党史学习教育制度机制。

  2.强化组织支撑体系。切实把中央、市委、市委政法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健全完善监狱(戒毒)工作党的领导和部门管理体制机制,将监狱(戒毒)工作重大事项和重点执法工作纳入市局党委议事范围,加强监狱(戒毒)工作重大事项向市委、市政府的请示报告。

  3.完善制度运行体系。巩固市委巡视整改和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制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暨抓党建工作责任提示清单,将管党治党责任压实压紧,抓好责任制向基层延伸,细化到个人和具体岗位。严格落实干预司法“三个规定”,重点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强化政治监督。

  4.加强行业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对法律服务行业政治引领,做好行业党建引领发展调研指导,深化律师行业“同心”建设,理顺公证行业党建工作领导协调机制,推进司法鉴定行业党组织应建尽建,健全完善北京仲裁委员会基层党组织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全面加强行业党组织建设和统战工作。

  5.加强队伍“四化”建设。巩固深化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持续整治顽瘴痼疾,全面推进从严管党治警。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四化”建设意见,出台我市司法行政队伍“四化”建设意见。研究制定司法行政系统三年人才工作计划,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机关干部队伍结构,加大干部岗位交流力度,促进机关队伍融合。配合行政复议及司法所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人员编制使用模式,保障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在提升依法治市统筹能力上持续发力

  6.推动中央和我市法治建设规划落实。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贯彻,推动《北京市全面依法治市规划(2021-2025年)》《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2021-2025年)》《关于在全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贯彻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7.发挥依法治市办统筹协调作用。充分履行市委依法治市办统筹协调职能,发挥好各协调小组及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作用,扎实推进全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述法工作,研究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法治人才培养规划具体措施,推动解决法治建设领域重大问题和事项。推动各区加强依法治区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人员力量,完善工作机制,有效履行职责。

  8.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动贯彻实施《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2021-2025年)》,聚焦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和基层治理两个重点,编制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知识读本,探索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首都高校、各级法院行政庭建立依法行政教育培训中心和实践基地,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推进“法治帮扶”工作,推进区域内不同街道(乡镇)间法治政府建设常态化帮扶机制建设,持续开展区政府抓基层方式方法创新、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和重大行政决策案例评审活动,切实提升基层依法行政能力。

  9.加强对依法治市工作的督促检查。扎实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督察,做好中央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反馈情况整改工作。落实市委依法治市办督察情况通报制度,确保委员会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三、助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北京,在维护首都安全稳定上持续发力

  10.坚决确保监狱戒毒场所绝对安全。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构建防疫安全、场所安全、队伍安全三位一体的安全工作体系。加强安全排查整治,深挖场所安全风险隐患,健全完善平战结合的分级响应机制,落实好管控措施。强化制度落实,严格执行狱(所)情研判、队伍状况分析研判等风险预警制度,严格落实好“四方责任”和常态化防控措施,全面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11.全力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风险。发挥市区两级社区矫正委员会作用,抓好我市《<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的实施细则》的贯彻实施,加强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坚持惩教结合,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加强安置帮教工作,抓好释放衔接、重点人管理和帮扶救助等环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开展“调解促稳定、喜迎二十大”矛盾化解专项行动。动员指导各级各类调解组织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加强人民调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建设,推进完善人民调解与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以及法院速裁、诉讼等相互衔接机制,助推高水平平安北京建设。

  四、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在提供法治服务保障上持续发力

  12.做好重点领域立法工作。加强立法工作统筹谋划,推进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城市更新条例、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突发事件应对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重点领域立法工作,开展招标投标条例、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等的立项论证;深入实际开展调研,发挥好全市6个立法工作联系点作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全面提升立法质量。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开展立法后评估工作。

  13.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备案监督工作。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出台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要点,统一审核标准,强化审核责任,实现合法性审核全覆盖。进一步加强指导培训力度,出台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升全市各部门合法性审核能力水平。健全完善备案文件合法性审核风险评级制度以及审查意见书、审查建议书制度,加大对问题文件的纠错力度。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核工作。

  14.健全完善执法协调监督制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贯彻落实《北京市全面依法治市规划(2021-2025年)》《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2021-2025年)》中有关执法工作的各项任务。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工作,推进《北京市实施行政处罚程序若干规定》修订工作,推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持续推进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快推进行政执法信息服务平台三期建设,完善行政执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提升行政执法和监督效能。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加快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上持续发力

  15.完善优化法律服务体系。制定我市公共法律服务“十四五”实施意见,落实《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 实体平台 热线平台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提升三大平台服务整体效能,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充实区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服务内容,优化升级12348热线分类功能,提升服务精准化水平。积极推动村居法律顾问参与基层依法治理,建立村居法律顾问台账,实现村居法律顾问配备率全部达标。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工作,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组织实施工作。

  16.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贯彻《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推进落实《北京市加强法治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推进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活动,组织举办“法律明白人”骨干培训,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创新形式,深入做好宪法、民法典等重大普法宣传,组织开展市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评选和普法嘉年华宣传活动,落实《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17.深化律师工作。制定律师行业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北京律师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作用,落实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任务,持续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两区”建设。发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益法律服务团作用,组织、引导广大律师积极参与公益法律服务,为冬奥会、冬残奥会提供优质高效公益法律服务。推进“法治体检”常态化,服务民营企业发展。设立涉外法律培训基地,健全完善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库,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加强行业监督管理,持续推进行业专项治理。

  18.完善公证行业工作机制。落实《北京市公证质量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执业行为,提升服务质效。与司法、执法部门建立涉公证线索反馈核查机制,加强执业监管。深入推进公证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等利企便民举措,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加大行业信息化建设,分步骤模式推进行业办证系统、监管平台、业务数据库建设。

  19.深化法律援助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法》,组织开展法律援助法宣传及工作培训。对本市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情况进行调研、评估。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专项维权服务活动。组织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评估和优秀案例评选,严格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管理,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继续加强与法律援助基金会的沟通联络,持续推进法律援助专项基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水平。

  20.深化司法鉴定工作。落实《北京市司法鉴定市区两级管理职责规定》,压实市、区两级工作职责。开展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全面评查,加强司法鉴定队伍建设,提高司法鉴定质量和公信力。持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加强司法鉴定事中事后监管。根据司法部《司法鉴定诚信等级评估办法》,研究制定本市司法鉴定行业诚信等级评估实施意见。

  21.持续强化基层司法所建设。贯彻司法部关于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要求,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所工作职责  加强新时代司法所建设的指导意见》《北京市司法局机关处室联系司法所工作制度》《关于落实部分行政执法权下放实行综合执法 加强司法所建设的指导意见》,全面加强司法所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完善对司法所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提高司法所统筹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的能力。

  22.深化推动调解工作。健全巩固乡镇(街道)、村(居)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开展“行专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加强专兼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完成全市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工作,推进优质调解力量区域共享、跨地联动。加强行政调解工作,完善行政调解职责清单,深化诉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机制,鼓励各区、乡镇(街道)建立“一站式”纠纷调解平台。发挥北京人民调解协会枢纽型社会组织功能作用,助力提升金融、医疗、婚姻家庭、互联网等行业专业领域纠纷调解工作水平。

  六、赋能司法行政事业发展,在推动改革提质增效上持续发力

  23.健全完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严格监管责任,加快构建权责清晰、权责统一、监管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司法责任体系。细化“减假暂”案件办理权责清单,研究建立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规范,完善监狱(戒毒)人民警察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体制。贯彻落实《北京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推动区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行使行政复议职责,深化集中行政复议职责的实践探索,促进全市行政复议资源优化配置,构建科学、统一的行政复议体制。继续开展行政复议法修订配套制度和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研究,完善市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制度。

  24.推动仲裁体制机制改革。协助推进《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建设国际仲裁中心的实施意见》《北京仲裁委员会 北京国际仲裁中心体制机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组建、机构独立、行业自律、司法监督、社会监督 的工作格局。积极争取境外知名仲裁机构落地自贸试验区,助力“两区”建设。协调相关部门,为境外仲裁机构落地北京提供政策保障。指导北京仲裁委员会承办“第二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法律论坛”。

  25.推进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 司法部《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办法》,结合北京地区实际广泛调研,制定具体落实措施,进一步规范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工作。指导相关区司法局做好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

  26.推进“智慧法治”信息化体系建设。制定司法行政信息化三年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方案,统筹推进“智慧法治”信息化体系建设。做好OA升级改造项目竣工验收。稳步推进区块链创新实践、大数据及电子证照共享应用,推动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平台、行政执法信息服务平台(三期)、行政审批系统、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管理平台、智慧矫正等项目建设应用,赋能业务创新发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司法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