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适老版
首页 > 政务资讯 > 普法与依法治理

顺义区推行法律服务团“四大行动”扎实开展公益法律服务进社区(农村)活动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13日

分享:

  为有效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公益法律服务职能作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顺义区整合区域内公共法律资源,组织广大律师、法律工作者深入社区、农村开展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为主题的公益法律服务进社区(农村)活动,取得显著实效。

  一、整合优质资源,启动“公益法律服务进社区(农村)”活动

  百姓需要一个贴身而及时的法律服务渠道,更需要一个培育公民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的平台。顺义区司法局瞄准百姓对法律的迫切需求,2010年3月起在全区策划并正式启动了“公益法律服务进社区(农村)”活动。

  一是整合法律人才资源,强化公益法律服务职能优势。区司法局充分整合有限的律师资源,组织调动区内现有的“顺新”、“扶正”等10家律师事务所,共计59名专职律师以及3名公职律师走进社区、农村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活动。4月16日,“公益法律服务进社区(农村)”启动仪式在石园街道北一社区举行,区司法局、石园街道办事处相关领导出席活动现场,顺新律师事务所等10家律所主任、街道各居委会主任、民调主任、普法志愿者、律师及社区居民等400余人参加了活动,顺新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与社区居委会主任作为本次活动代表在合作协议书上签字,并由律师代表宣读倡议书,在向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参与辖区内重大疑难纠纷调解、开展法制宣传等方面作出承诺。此活动标志着全区律所与社区(农村)互助结对工作全面启动,公益律师通过提供便捷、贴心、贴身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在社区(农村)群众中广泛普及法律知识,逐步助推公益律师成为基层和谐稳定的坚定倡导者和忠实捍卫者。

  二是依托媒体资源,为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宣传造势。充分利用顺义电视台、电台等区内媒体资源对每次活动前期的筹备、活动场所、参与活动的公益律师联系办法进行预告,同时进行跟踪采访。借助《顺义新闻》的“民情一线”栏目对“公益法律服务进社区(农村)活动”进行了大篇幅的专题报道,向全区民众详细介绍了公益法律服务团的形象及职能,广泛宣传了公益法律服务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上的积极意义。此外,依托市级新闻媒体进行多角度报道,做到事前有预告、事后有报道,有效扩大公益法律服务的社会影响力和覆盖面。

  二、推行 “四大行动”,提高“公益法律服务进社区(农村)”实效

  北京市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法律服务团正式启动以来,顺义区积极发挥服务团在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排解群众纠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着力推行“四大行动”,增强“公益法律服务进社区(农村)”活动实效。

  一是推行公益律师“预约会诊”行动。社区(农村)定期汇总整理特定期间内集中显现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类型,采取“预约”的形式邀请公益律师进行集中“会诊”,同时按照纠纷类型适时协助辖区司法所对调委会成员及普法志愿者进行业务培训,从法律层面上进行解答分析,并提出更为合法合理的调解建议,促进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不断增强实效。

  二是推行法律服务主题宣传行动。在重要法律法规或政策颁布实施日及相关纪念日,针对某一特定群体或时间节点,适时组织公益法律服务团举办大型专场法律宣传服务活动,如今年围绕“3㐀15”消费者权益日特别联合工商、质监等执法部门,在3月15日前后深入社区街道举办了三场大型专场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活动,搭建法律咨询服务台,由公益律师负责现场解答法律问题,受到广大社区居民欢迎。

  三是推行公益法律服务团“下乡赶集”行动。以“关注农民、服务三农”为宗旨,组织安排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及普法宣传员深入农村集市集中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发放涉及农村土地、劳动保障、家庭婚姻、遗产继承等方面的法制宣传材料,为符合条件的群众现场办理法律援助受理业务,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提升农民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截至目前,全区各镇街道共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团“下乡赶集”活动20余次,群众的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得到了极大提升。

  四是推行法律服务团“拆迁护航”行动。司法局组织律师、公证人员“轮班”驻守拆迁地区,针对群众关于拆迁腾退中涉及析产、赠与协议、继承等法律问题进行解答并提出法律建议,引导群众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群众提出的公证等法律服务需求,积极协调公证机关等各单位和部门予以解决。曹志勇律师事务所派出了三名精干律师,深入到地铁M15号线所涉及的天竺镇花里坎、火神营两村、仁和镇前进村,依照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拆迁政策,重点对村民关心的如继承、婚姻、分家析产等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制宣传,让村民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从M15号线顺义段开工以来,3名律师现场解答村民提出的各种法律咨询200余人次。同时,青天律师事务所派出的3名律师全程参与了汽车城的拆迁法律服务工作,在历时两年多的时间里,3名律师共解决疑难纠纷300余件,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三、发挥辐射效应,着力打造“公益法律服务进社区(农村)”品牌

  活动开展以来,顺义区始终坚持将公益法律服务作为“法律六进”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努力将其打造为一项法治文化品牌,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在解决法律问题中传播法治理念,在公益活动中更逐步树立了律师行业新形象。截至目前,公益法律服务团已分别深入到南彩镇、石园街道等地区开展了30余场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其中大型专场公益活动5场,针对婚姻家庭权益、合同纠纷、劳动纠纷等典型法律诉求,为学生、工人、农民(社区居民)、知识分子、残疾人等七类人群排忧解难、释疑解惑,宣传普及了劳动合同法、婚姻法等与社区(农村)群众密切相关的40多部法律法规,参加活动的公益律师超过100多人次,通过现场、“148”热线等途径接受群众法律咨询达2000人次。可以说,“公益法律服务进社区(农村)”活动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强化人们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传播效应,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形成了“有法律问题找公益律师”的意识,有的社区居委会主动要求公益法律服务团进驻,彰显了此活动的品牌效应。

  “公益法律服务团进社区(农村)”活动将作为全区的一种常态性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平台,不断争取更广泛的资源支持,进一步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拓宽活动范围、更好地面向基层、贴近群众、服务大局,为构建和谐顺义、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司法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