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与法治论坛在中关村展示中心举办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31日
3月30日,由北京市司法局主办,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清华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与法治论坛在中关村展示中心举办。本次论坛旨在展示科技法治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精准对接创新主体的法治诉求与期待,推动科技与法治的协同进步,为构建更加公平、高效、普惠的科技发展环境贡献法治力量。
第二届科技与法治论坛宣传片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尹航向莅临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北京市发展科技与法治的优势与使命,对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法治方式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科技创新提出了构想。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梅祥向长期支持、关心中国科技与法治事业发展的同仁致以诚挚的感谢,希望科技法治与科技学术形成合力,鼓励科技工作者在创新突破中怀揣法治信仰,法律工作者在社会治理中拥抱科技思维,将科技创新的蓬勃动力与法治建设的坚实保障深度融合。
北京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崔杨代表市司法局向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期待通过这一平台,聚焦“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优化前沿科技治理体系”“提升科技发展普惠性”等关键议题深入探讨,以全球视野凝聚共识,为构建包容、安全、创新的科技治理生态贡献智慧。
为更好地建设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支撑首都科技法治建设,护航首都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司法局与清华大学法学院签订共同推动科技法治创新发展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按照“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在平台建设、法治发展、智库咨询、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长期合作。
在立法解读环节,主办方邀请行业专家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进行解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于2025年正式实施,共7章45条,这一条例为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规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使用与管理,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动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学科部常务副主任、计划与政策局副局长姚玉鹏围绕确立科学基金资助原则和导向、健全管理体制、完善资助制度、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等方面对条例内容进行了立法解读。
在主旨演讲环节,论坛邀请了7位科技法治实务工作者、国内外专家学者、科技企业代表等展开深入研讨。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周光权讲述了科技法治的中国经验及未来展望。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戴伟(David Geraint Evans)分享了优化科技治理体系,提升科技普惠性的相关思考。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宇蕾围绕以科技立法护航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进行演讲。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宋鱼水围绕以优质专业化审判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大家进行分享。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检察长刘惠以法治护航数智经济新时代为题进行演讲。
奇安信集团副总裁段继平分享了AI+安全方案助力人工智能治理的相关构想。
小米集团产业标准研究部总经理、集团技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周珏嘉以支持基础研究发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题,与大家进行分享。
在主题探讨环节,两位主持人和七位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法治探索”主题分别展开分享。
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邓海峰作为本环节第一部分主持人,从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角度对相关嘉宾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并分享了相关思考。
香港中文大学法学院前院长、教授、中英法律对比研究专家邬枫(Lutz-ChristianWolff)围绕人工智能在法学教育领域的应用可行性及可控性探究,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薛军分享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制度思考。
伦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科技法律领域专家迈克尔·维勒(Michael Veale)分享了欧盟人工智能监管的挑战、《人工智能法案》及其未来的展望。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未来法治研究院副院长丁晓东围绕建构人工智能促进型的数据制度作了分享。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主任崔国斌作为本环节第二部分主持人,从知识产权法律实务角度对相关嘉宾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并分享了相关思考。
天普大学-清华天普中国项目主任、教授麦泰伦(Tarrant Mahony)分享了《联合国国际贸易销售合同公约》规范下的软件合同相关思考。
北京市律协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领域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朱芸阳分享了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探索及法律规范指引的相关内容。
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法学院教授申卫星分享了中国人工智能立法的路径和重点问题。
“自动驾驶汽车法治实践”圆桌与谈环节,邀请专家大咖齐聚一堂,共话发展。
与谈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肖尤丹、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研究室(政策法规处)主任祝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余凌云、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法规室副主任黄金晶、文远知行副总裁罗琳分别围绕主题展开交流研讨,集聚智慧、凝聚共识。
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北京市司法局通过中关村论坛这一平台和桥梁,积极拓展科技法治领域的国际交流,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汇聚,群策群力,分享经验,为科技创新发展提出了集聚多方智慧的法治对策。
相关政府部门负责同志,立法、司法、研发机构等科技法治实务工作者,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高校师生代表等共400余人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