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窗
loading...
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适老版
首页 > 政务资讯 > 业务动态 > 法律服务

法援故事:薪火相传的正义之光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0日

分享:

  2024年寒冬,河北籍务工人员申某某站在北京市房山区法律援助中心门口,手中紧握一张泛黄的欠条,眼神中交织着疲惫与希望,这张欠条承载着他七年来追讨血汗钱的辛酸……

  雪中送炭:法律援助及时介入

  2016年,申某某经人介绍到被告的汽车修理厂担任喷漆工,约定月薪5000元。然而一年后,修理厂倒闭,被告写下欠条承诺支付2万元劳务费,却仅偿还5000元后便杳无音信。申某某多次上门讨薪无果,最终在工友的提醒下,他决定寻求法律援助。

  房山区法律援助中心接到申某某的申请后,迅速启动审查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相关规定,中心确认其符合经济困难标准,当日便指派法援律师承办此案。接到指派通知后,法援律师严格遵循《房山区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工作指引》,及时约见申某某,详细了解、记录案件事实,签署委托协议,并制作了完整的谈话笔录。

  初次见面,法援律师敏锐地指出案件的关键风险——诉讼时效。由于欠条签订于2017年,已超过普通诉讼时效(3年),需补充近期的催款证据。申某某翻出手机中保存的微信聊天记录,显示他曾多次联系被告催讨欠款。法援律师当即整理证据,制作《证据目录》,并指导申某某签署《风险告知书》,明确告知其诉讼可能面临的执行难、举证责任等风险。

  破局之路:专业与温情交织

  案件进入诉讼阶段后,法援律师代申某某向房山区人民法院递交民事起诉状,要求被告支付剩余劳务费1.5万元及利息。庭审前,法援律师多次约见申某某,告知庭审程序、权利义务,并协助其梳理争议焦点。

  然而,案件并未止步于对抗。法援律师发现,被告虽经济困难,但调解意愿强烈。法援律师抓住这一契机,在法院主持下积极斡旋。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自2025年2月起分期支付1.5万元,若任意一期违约,申某某可就剩余全部金额申请强制执行。调解书生效当天,申某某哽咽道:“这些年我几乎绝望,是你们让我相信法律不会辜负普通人。”

  薪火不熄:正义的回响

  该法援律师的敬业与专业,不仅为申某某讨回了血汗钱,更让他重燃对生活的信心。 2025年1月,申某某将一面锦旗和一封手写感谢信送到房山区法律援助中心。信中写道:“法律援助是一座桥梁,让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也能触摸到公平正义。”

微信截图_20250310090114

  这起劳务合同纠纷案,是千千万万法律援助案件的缩影,彰显了法律援助制度对弱势群体的兜底保障,也印证了那句朴素的真理——法律或许会有延迟,但从不缺席正义。正如申某某在感谢信中所言:“黑暗中的曙光,来自那些默默为公平奔走的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司法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